• 金剛山緣起

    金剛山緣起

     

    緣 起 名金剛山 《八十華嚴》45卷〈菩薩住處品〉曰:東北方有處,名清涼山。…海中有處,名金剛山。從昔以來,諸菩薩眾,於中止住。現有菩薩,名曰法起,與其眷屬諸菩薩眾千二百人俱,常在其中而演說法。」

    因緣不可思議 2003年初,在台灣彰化東山學苑,一場長達21天的華嚴勝會,接續了宗仰師父和妙思法師以及我妙修的師徒因緣…。當時的師父時常出入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尼,止語長達7、8年。 就在同一年,師父在新加坡錄製華嚴經CD告一段落,第一次獨自來到印尼Batam(巴淡島),遇到朱麗娟師姊,熱心地接待到一間佛堂掛單。第二次到巴淡島時,則巧遇akhiong師兄一家人,爾後才有萬金山佛堂的設立,裡面供奉7尊藥師佛以及按照藥師經所記載打造的藥師壇城。

     

    本願寺

    隨順因緣打造本願寺 師父依循佛陀教法,以身教、言教、苦口婆心引導信眾拜懺、誦經、念佛、打坐,師父的大慈大悲大願,感動了廖內的護法,莊永發居士慨然捐贈2公里處的土地,讓師父蓋寺院 。經過了8、9年才有今天本願寺的規模。 師父效法祖師大德作風,要將金剛山打造成十方叢林道場而不是一般的子孫廟,只傳自己弟子或俗眷,現在已經聘請新加坡開成法師為住持。本願寺全景

    本願寺

    2006年,圓音法師帶我來廖內,協助成立婦女會(創會會長是吳卿華師姊)並開設華語班。有一天,人家要捐一間家廟給師父。旁邊又有功德堂,又有很多問題的。師父說:沒關係,人家就是沒辦法處理才要送給我們,華嚴經上不也說菩薩住處廣大無邊嗎?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我們出家眾安住修行的地方。 整修後的白沙港雲殿寺,現在大殿供奉的是華嚴三聖。可見我們的依報是隨著正報在轉,而正報也會深深影響依報。

    金剛山

    印尼人口2億4千8百萬,回教徒就有86.1%,其次基督教5.7%,天主教3.3%,印度教1. 8%,而佛教只有1%。但是師父的悲願就是要融合這五種宗教,並且在邊地拓荒、灑播菩提種子。師父說住在這裡,只要每天聽聞晨鐘暮鼓,一入耳根永為道種,至於何時才能成就,那就待萬緣和合了。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先生曾經說過:你有一個蘋果,我有一個蘋果,彼此交換,我還是只有一個蘋果。如果你有一個想法,我有另一個看法,彼此交流,我就擁有兩個看法了。但祈廣大有緣之見聞者,讓我們一起集思廣益,共同來完成這神聖使命。